转自:贵州日报
全省易地扶贫搬迁,继“搬得出”之后,如何实现“稳得住”“能致富”?
穿行惠水县涟江街道办事处建设西路的幸福移民社区,在城西安置区一楼,贝美力防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贝美力公司)的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,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,裁剪、垫片、上模具、开指缝……
工人罗高静一边忙着缝制手套一边说:“工厂离家近,下楼走几步就到了。我现在每月都有稳定收入,比之前在家干农活挣得多。”成为一名“上班族”,对于像罗高静这样的搬迁居民来说,真正实现了务工顾家两不误。目前,贝美力公司已为附近居民提供了130多个工作岗位。
“贝美力公司有不少来自国外的订单,这些订单从出货到收款的周期较长,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紧张。”贝美力公司管理人员罗才志介绍,惠水农商银行主动上门调研,契合企业需求定制金融服务方案,第一时间提供贷款助企纾困,企业得以稳步增长。
在马路的另一头,数十台缝纫机快速运作发出有节奏的“嗒嗒”声。返乡创业的罗婷在惠水农商银行的支持下,在这里开了一家服装厂,吸引了不少妇女和“宝妈”到厂里务工。
34岁的陆儒秀是厂里的熟练工人,也是两个小孩的妈妈。她说:“基本工资有两千多,多劳多得。这些活还可以带回家里做,上班时间很灵活。”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赚,对她来说,日子更加有奔头。
“厂里开展岗前技能培训,让工人们熟悉加工技术,更快融入工厂管理。”罗婷说,接下来会再增加2至3条生产线,引进高技术设备,安装进口缝纫机、裁剪机、印染机等,搭建高标准、清洁化、专业化的生产车间。
像罗高静、陆儒秀一样,通过易地扶贫搬迁“搬”出新生活的群众,在幸福移民社区还有很多。
除了宽敞整洁的街道、排列整齐的房屋,幸福移民社区的智慧生活也很亮眼。惠水农商银行围绕群众的衣食住行,将信贷与支付服务融入场景中,推出了系列智慧便民设施,智慧停车场、快递柜便是其中两项,通过“黔农云”APP轻轻一扫,实现车辆快捷出场、快递下楼即取。
幸福移民社区的幸福生活,是贵州农信推动易地扶贫搬迁“新市民”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的众多案例之一。贵州农信按照“四个不摘”政策要求,以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为指导纲要,支持提升城镇品质、做强城镇经济、优化城镇布局,下发《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制定了20条切实可行的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指导意见,提出“五专”综合金融服务体系,成立新市民服务中心、创新信贷产品、强化队伍保障、优化服务方式。在新市民创业、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重点领域,创新推出“新市民·乡情贷”“新市民·创业贷”“新市民·就业快贷”“迁企贷”“迁户贷”等新市民专项贷款,以标准化、极简化的办贷流程,做好信贷服务,保障贵州省“3个100万”易地搬迁人口安居置业融入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