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首场机器人马拉松:热闹背后的那些事

4月19日7时30分,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震撼开跑。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。

在此次比赛中,人类运动员和人形机器人同时起跑且赛程一致,总长21.0975公里,但两者的赛道以设施隔开。据悉,本次赛道都是北京经开区的公开道路,有不同坡度和14个转弯,还有柏油路、坑洼裂缝路、石板路、草地、石子路等不同路面,且部分路段还分布着轨道,对于机器人是不小的考验。

在具体比赛规则上,则给机器人开了点小灶——赛程中经随行裁判同意后,可以更换电池或更换机器人。更换电池无罚时,更换机器人有罚时。

最终在机器人赛队中,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研发的天工机器人获得冠军。

机器人的一小步

人类的一大步

业内一般认为,人形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——它有着太多的优点。首先,人类的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,能够使用多种工具。其次,通过类似人体的构造,人形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配人类世界的环境和工具。其三,人形机器人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外观和行为模式,与非人形机器人相比,更容易让用户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,因此在服务业、家庭等应用场景中更有优势。最后,由于人形机器人的身体结构与人类相似,大量的人类运动视频可以成为它的训练数据,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具